防护等级为IP65,在恶劣工况下亦可**运行
投药模式 手动排气阀可以辅助启动泵 流量可手动或自动 (信号输入控制) 调节,还带有液位探头接口
触液端材质 泵头 PVDF 阀球 陶瓷 密封 FPM/EPDM 隔膜 PTFE 触液端部件材质可与通用的大多数化学品兼容 性能可靠 经检验,隔膜的使用寿命超过5年
安装方式 壁挂/立式(随泵带有安装支架)
技术特征
连接管尺寸
内径/外径[毫米]
*大频率
[冲程/分钟]
[长x宽x高][毫米]
技术参数 *大压力:10BAR *大流量:9升/小时 电源: AMS:240Vac,50Hz
AML/AMC/AMM:100-240Vac50/60Hz *大频率:160冲程/分钟
外壳:增强PP
安装配件:防护等级为IP65
相关型号: 相关型号:AML200NHP0800,AML200NHP1800,AML200NHP2800, AML201NHP0800,AML201NHP1800,AML201NHP2800,
相关型号:AML200NHP0800,AML200NHP1800,AML200NHP2800,
AML201NHP0800,AML201NHP1800,AML201NHP2800,
知识课堂
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常用的二级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 活性污泥法又称悬浮生长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废水经初次沉淀池后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人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状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生物细胞,并氧化成*终产物 (主要是 CO)。非溶解性有机物需先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后才被代谢和利用,废水由此得到净化。净化后废水与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内进行分离,上层出水排放,分离浓缩后的污泥部分返回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其余则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此法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应用于废水处理,并一直沿用至今。传统活性污泥法主要由曝气池、曝气系统、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